智汇乡村促振兴 青春聚力践初心 ——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
为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,在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,7月至8月,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,组织441支实践团队,共计4258名学生、82名教师投身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学校2支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,1支团队入选“三下乡”省级重点团队,1支团队入选2025年“志愿有我・让爱飞跃万水千山”鲁喀专项志愿支教团队,1 支团队入选“青春传承 齐鲁文脉”山东省“三下乡”专项活动重点团队,1支团队入选“学生资助政策进万家”青年志愿服务团队,19支校级重点团队分赴新疆喀什、济宁、临沂、青岛、枣庄等地,深入乡村一线,聚焦乡村振兴、文化传承、爱国主义教育、党史学习及理论普及等重点主题开展实践活动。
数字赋能产业,智慧助力增收。乡村振兴促进团聚焦数字赋能与产业升级,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培训、搭建农产品溯源系统、助力乡村电商发展。实践团成员通过无人机测绘、物联网监测、区块链溯源等信息技术,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;通过直播带货培训、小程序开发、网店运营指导,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;开展普通话推广、数字技能普及、防诈骗宣传等志愿服务,提升村民数字素养与生活质量。
理论走进基层,声音传遍乡野。理论普及宣讲团以红色精神、民族团结、政策宣传为核心,走进社区、学校、乡村,通过沉浸式展馆学习、情景化宣讲、文艺演出、短视频传播等多种形式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。实践团成员聚焦不同群体,开展分众化、互动式宣讲,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,让理论传播更接地气、更有温度。
红色记忆寻访,薪火代代相传。党史学习教育团深入革命老区、红色场馆,走访老党员、老战士,记录口述历史,整理红色故事,并通过影音录制、电子相册、情景剧场等形式,推动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保存与创新性传播。实践团成员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、红色文化展览、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等活动,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、传承红色基因。
赓续红色血脉,筑牢信仰之基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依托各地红色资源,组织青年学生参观革命陈列馆、烈士祠等场所,缅怀革命先烈。他们深入社区与乡村,面向青少年开展国防知识教育、红色故事会、英雄事迹分享等活动,将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与职业教育、安全宣传相结合,激发爱国热情,砥砺强国之志。
非遗润泽心田,文化点亮乡村。发展成就观察团等团队则聚焦非遗传承、传统文化保护、社区服务等领域,通过实地调研、技艺体验、志愿服务等形式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社区治理提升。实践团成员走进非遗工坊、民俗村落、社区、幼儿园等场所,开展文化传承、非遗体验、教育帮扶等活动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传递温暖与关怀。
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既是青年学子了解国情、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,更是锤炼意志、增长才干的成长阶梯。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以专业为基、以热情为帆,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在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,在奉献中彰显青春价值,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蓬勃青春力量。
(撰稿:刘子愉;一审一校:刘子愉;二审二校:扈雯雯;三审三校:姜婧)
下一篇: 学校在第九届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复赛中荣获佳绩